新聞中心

桂枝的使用與禁忌
2021-04-13 10:00:41

中藥名桂枝 guizhi

  【別名】桂尖、桂枝尖、嫩桂枝、柳桂。

  【英文名】Cmnamomi Mmulus

  【藥用部位】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.的嫩枝。

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常綠喬木。高10~15米,主干較通直,樹干及老枝樹皮深灰褐色,幼枝略呈四棱形,被褐色茸毛。葉互生或近對生,革質(zhì)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鈍,全緣,表面光亮綠色,背面灰綠色,被疏生細柔毛,離基3出脈,主脈及側(cè)脈顯著;葉柄粗壯。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,花小,黃綠色;花被管6裂,裂片與花被管約等長;發(fā)育雄蕊9,3輪,與花冠等長,第3輪花絲有2腺體;雌蕊稍短于雄蕊,子房1室。核果紫黑色,橢圓形,內(nèi)藏種子1枚,果下有宿存花被,邊緣有鋸齒而呈淺杯狀。種子長卵形,紫色?;ㄆ?~6月,果期6~8月。

  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多栽培于沙土及斜坡山地。主產(chǎn)于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云南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3~7月剪取嫩枝,鮮時切段,曬干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長圓柱形,多分枝,長30~75厘米,粗端直徑0.3~1厘米。表面紅棕色至棕色,有縱棱線、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、枝痕、芽痕,皮孔點狀。質(zhì)硬而脆,易折斷。切片厚2~4毫米,斷面皮部紅棕色,木質(zhì)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,髓部略呈方形。有特異香氣,味甜、微辛。

  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味辛、甘,性溫。歸膀胱經(jīng),心經(jīng)肺經(jīng)。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發(fā)表解肌、溫經(jīng)通脈、助陽化氣、平?jīng)_降氣,屬辛溫解表藥。

  【用法用量】用量3~9克。內(nèi)服:煎湯或入丸、散。用治風(fēng)寒感冒、脘腹冷痛、血寒經(jīng)閉、關(guān)節(jié)痹痛、痰飲、水腫、心悸、奔豚。

  【藥理研究】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病毒作用;對中樞系統(tǒng),具有解熱鎮(zhèn)痛、鎮(zhèn)靜及抗驚厥的作用;具有明顯的抗炎的作用;能使心肌營養(yǎng)性血流量增加,還具有抗過敏、抗凝血等作用。

 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揮發(fā)油。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。另含苯甲酸芐酯、乙酸肉桂酯、β-蓽澄茄烯、菖蒲烯、香豆精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溫熱病及陰虛陽盛之癥禁用,孕婦及血熱妄行者不宜使用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太陽病下之后,脈促胸滿:桂枝(去皮)90克,甘草(炙)60克,生姜(切)90克。大棗(擘)十二枚。水七升,煮取三升。(《傷寒論》桂枝去芍藥湯)

 ?、谥蝹司湃?,風(fēng)濕相搏,身體痛煩,不能自轉(zhuǎn)側(cè)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澀:桂枝(去皮)120克,附子(炮,去皮,破)三枚,生姜(切)90克,大棗(擘)十二枚,甘草(炙)60克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煮取二升。去滓。分溫三服。(《傷寒論》桂枝附子湯)

 ?、壑螊D人有孕,傷寒脈浮,頭重,腹中切痛:桂枝、芍藥、當歸各30克。上銼細,每服30克,水煎服。(《濟陰綱目》桂枝芍藥當歸湯)

  ④治發(fā)汗過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欲得按:桂枝(去皮)120克,甘草(炙)60克。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。去滓。頓服。(《傷寒論》桂枝甘草湯)

 ?、葜蝺霪彛汗鹬?0克,加清水1000毫升,武火煎煮,煮沸10分鐘取下,盆裝候溫(以患者能忍受,不燙傷皮膚為度,藥渣保留,以便下次連同1日湯液復(fù)煎使用),即將患肢浸于藥液中,邊洗邊對患處略加按摩。每次浸洗10~15分鐘,每日早晚各1次。[《新中醫(yī)》增刊1980,(3):16]

免責申明:部分文章圖片轉(zhuǎn)載自行業(yè)網(wǎng)站文章分享,未知版權(quán)出處,若有侵權(quán)請來電盡刪!